德惠百科网

“不解决卡脖子问题,我死不瞑目”

2021-06-22 18:42:01

佳丰华下载站

  央视新闻

  “我看到了党与党的事业的伟大、正确、光荣,党的事业的必然胜利与艰巨性,看到党对青年人的期望,看到了党员是怎样一个人。人活着应当使人民感到有益……”

  他曾和同事钻研8年

  换来中国集成电路的突破

  他还曾带领上百名专家

  一举打破西方技术封锁

  他就是微纳电子学家

  8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

  他用一生奋斗践行着

  65年前入党申请书中写下的初心

  

  受老师与前辈影响

  21岁时他写下入党申请书

  王阳元1935年出生在宁波的一个小镇。年少时,他为自己取了“宇耕”的笔名,立志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做宇宙的耕耘者。

  1956年,国家制定实施“12年科技规划”,王阳元作为北京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的第一批学生被重点培养。这一年,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数量增至1073万,谢希德入党、邓稼先入党……尊敬的老师和物理学前辈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王阳元。

  

  王阳元:只有共产党才把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引导到另外一个胜利,只有共产党才能够帮助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过好日子。我要做一个对人民有贡献的科学家,一定要做个共产党员,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

  1956年,21岁的王阳元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时至今日,他依旧清楚记得递交申请书的日期,“真正写申请书是1956年12月5日。你可以看到我的字虽然小,但是很苍劲有力。”

  

  “我们是同志了!”

  1956年底,王阳元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爱恋的女同学——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杨芙清时,杨芙清笑着说了6个字,“我们是同志了”。

  

  志同道合,携手相伴。毕业后,喜结连理的二人选择留校,研究方向分别是半导体与计算机,都是当时国家最迫切需要发展的学科。

  

  带领团队攻克难关

  换来中国集成电路事业突破

  那时集成电路刚问世,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国外资料也很难获得,但王阳元认定微电子技术将是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石。他决心带领团队研发速度更快、体积更小的存储器芯片。

  

  王阳元:当时没有专用设备,没有厂房,没有技术,只能靠实践学习,每个人都为这个奉献力量。不管凌晨3点还是凌晨5点,大家没有任何怨言。

  王阳元和同事们用八年钻研,换来中国集成电路事业的突破。1975年,中国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拥有了1024位MOS动态随机存储器。

  当时西方国家的封锁,让中国决定自己开发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1986年,王阳元临危受命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带领全国17个单位的118名专家学者开展攻关。

  

  1993年,我国第一个按软件工程方法开发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问世,一举打破西方的封锁和禁运。

  王阳元:我们不攻克这个难关死不瞑目,人家卡我们的脖子,我必须得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种国家最需要的时刻,正是我们科学家们献身报国的最好时机。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从研制存储器到开发芯片设计软件,再到参与创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王阳元为中国的芯片产业开辟出一条探索之路。这里有无数个从零到一的开拓,更有无数个艰难险阻的挣脱。

  如今,王阳元的博士生培养出来的博士生都已经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骨干,但他依然忙碌在科研一线。小小的芯片展示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也凝结着王阳元一个甲子的不懈追求。

  当再问起他是如何看待入党申请书中的那句“人活着应当使人民感到有益”时,他回答道:“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没有虚度年华。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他们甘于牺牲、勇敢逆行、无私奉献

  用实际行动践行

  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初心,更是信仰的力量

  本期编辑周玉华

  推荐阅读:

  想靠技术封锁遏制中国航天?中国用行动告诉美国“你想多了”

  北京时间6月17日19时,乘坐神州十二号飞船前往太空的三名中国宇航员进入了中国空间站的天和号核心舱,他们在外太空向全国人民报告并敬礼,央视主持人形容“这是一个非常有‘高度’的敬礼”。

  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欧美各国在解决疫情危机,恢复经济的问题上疲于应付。太空事业并没有可圈可点的成果,中国航天人却一枝独秀,在空天探索领域取得硕果。

  除中国天宫号空间站外,太空中还有一个在美俄两国主导下,共16国参与建设的国际空间站。中国在上世纪末也想参与到该项目中,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了技术围堵,中国始终被排除在国际宇航合作之外。无奈之下,中国走上了自主发展之路。

  

  ▲国际空间站

  二十余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航天筚路蓝缕一路走来,实现了从载人航天到空间站组装的跨越式发展。反观西方国家的国际空间站却逐渐走向“生命尽头”。随着其退役日期临近,美国等西方国家将面对无“站”可用的窘境,曾经围堵中国的西方国家不得不放下身段寻求与中国的空间合作。

  那么在美国的阻挠下,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何在困境中实现突破?此消彼长之间,中国人的空间站如何成为各大国争相寻求合作的香饽饽?

  

  ▲中国航天员大队

  中国虽然在空间站建设上取得傲人的成果,但空间站作为冷战的产物,中国曾长期处于“吃瓜群众”的位置。那时太空竞赛的核心选手还是美苏两国,两国也将太空科技竞赛看成彰显国力的重要平台。

  1957年10月4号,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此后苏联一鼓作气,成为了第一个将宇航员送入天空、第一个诞生女宇航员的国家。美国在后紧追不舍,于1969年首次将人类送上月球。在激烈的太空竞赛中,美苏两国你追我赶,各有输赢。但在70年代前,两国都未实现宇航员在太空的长期留住。

  

  ▲阿波罗11号登月

  1971年,苏联自行研制的礼炮一号发射升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空间站。苏联通过联盟11号飞船将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通过对接,宇航员们成功从飞船进入礼炮一号空间站。

  不过在飞船返回时悲剧发生了。由于飞船的压力阀门出现问题,导致飞船内急速减压,三名宇航员由于急性缺氧命丧太空。当年10月,礼炮一号完成使命,坠入大气层烧毁。

  虽然三名宇航员为航天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在礼炮一号上取得的成果标志着人类在太空探索上的一大进步。苏联在此后又相继发射了礼炮二至七号,其中1977年发射的礼炮六号在太空中停留了近五年的时间,苏联也以此为外交工具,欢迎东德、波兰、罗马尼亚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派出宇航员进入礼炮六号空间站。礼炮六号服役期间一共迎来了33名宇航员。

  

  ▲礼炮六号

  在激烈的对抗中,美苏尝试着进行有限的合作。1972年两国签订了《空间合作协议》,计划两国航天器在空天对接,实现共同飞行。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放弃太空竞赛了,就在协议签订的第二年,美国第一个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入轨运行。一年时间内,美国先后轮换了三批次共计九名宇航员进入天空实验室。

  1975年,美苏两国的飞船实现了太空对接。3名美国航天员与2名苏联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了两天的合作,成为国际航天合作的佳话。但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致使两国关系的恶化,美苏合作被停止了10年。

  

  ▲开展合作的美苏宇航员

  经年不息的太空竞赛让美苏两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但为了在冷战中占据技术高地,美苏又不得不进一步投入巨资推动航天科研。美国里根政府在八十年代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更是掀起了新一轮军备竞赛,巨额花销透支了苏联的国力,成为苏联解体的诱因之一。

  但在空间站技术上苏联确实走在前列。随着技术的成熟,苏联逐渐发展出了第三代空间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和平号空间站。

  1986年2月,和平号的核心舱发射升空。但在和平号组建过程中,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在红色帝国废墟中站起来的俄罗斯虚弱不已,在经济上更是缺乏资金去维持空间站的运转。苏联的威胁消失后,美国也希望通过合作减少自己在航天研究中的资金与技术压力。

  

  ▲美国航天飞机对接和平号

  1993年俄罗斯与美国达成协议,在和平号上展开与美国的空间合作,以换取美国的财政支持。1996年和平空间站建设完成,美国的航天飞机先后11次拜访和平号,为和平号带来了多项技术突破。通过国际合作,先后有12个国家的135名宇航员在和平号上工作过,让和平号成为人类历史上接纳宇航员最多的空间站,除此之外,俄罗斯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上创造的单人连续太空飞行438天的记录,至今也无人打破。

  可以说国际合作拯救了和平号,而和平号也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航天事业的发展,是航天合作的重要见证者。除去美苏在航天领域的争霸与合作外,欧洲、日本也迅速崛起为航天新秀。他们通过和美苏两国的合作,助推了本国航天事业发展,比如法国就曾与苏联签订10年航天合作协议、英国、日本、苏联合作培训宇航员等等。

  

  ▲太空中的日本宇航员

  但是在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却鲜见中国航天人的角色。早在1970年,中国就将东方红卫星送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但冷战背景下,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对中国依然实行围堵,中国始终无法在国际合作中取得一席之地,虽然在黑暗中,但中国航天人不断摸索前行,因为他们相信,天一定会亮!

  1956年四月,中共中央便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航天和火箭事业发展。此后在聂荣臻、钱学森等老一辈领导人和科技骨干的主持下,到60年代末,中国已建设完成航天发射基地,掌握了火箭制造及发射技术。

  

  ▲东方红一号

  在美苏技术封锁的背景下,中国航天人决定自力更生。他们宵衣旰食,潜心研究。在将东方红卫星送入轨道后,又在1975年成功发射了返回式卫星,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先后实现了一箭多星、潜射火箭等技术突破。1992年中国启动了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确定了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建立短期空间实验室、组建长期在轨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由于七、八十年代的冷战处于苏攻美守的阶段,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美国对华武器禁运有所松动,双方在军事交流上有所合作,但未能涉及航天领域。

  

  ▲美国出售给中国的黑鹰直升机

  中国也希望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机会,能够加入到国际航天合作中来。但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目的,再次对华实施全面的武器和技术禁运。他们想尽办法在技术上围堵中国,企图迟滞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脚步。

  随着和平号设备的老化,新的空间站项目被提上日程。俄罗斯希望通过和平号继续掌握太空探索的主导权,所以不想轻易放弃和平号。由于经济疲软,无力承担巨额的运用费用,俄罗斯希望美国同意,以和平号为基础建设国际空间站。

  

  ▲美俄围绕和平号展开合作

  美国希望在新的空间站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不会同意保留和平号的意见。但新项目又需要俄罗斯的技术支持。美俄双方就此展开接触,俄罗斯表示让步,希望将和平号上两个新舱室挪到新的空间站上,但这样会增加俄罗斯在新空间站所占的份额,为了不让俄罗斯与自己分庭抗礼,美国也拒绝了这个提议。

  最终美国以减少俄罗斯在组建新空间站的花费为条件,让俄罗斯彻底放弃和平号,加入到新空间站项目中。

  1993年,在美国主导下,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欧洲空间局的12个成员国联合启动了国际空间站项目。当时美国国内就有让中国加入该项目的声音,毕竟国际合作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降低失败的风险。中国也十分希望加入此项目,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李学勇就表示“中国希望参与国际空间站相关的活动,如果我没弄错的话,这个项目目前有16个国家参与,我们希望成为第17个合作伙伴”。为了打消美国的顾虑,时任外长的李肇星曾对西方媒体表示“在太空领域,中国希望同美国合作而不是竞争”。

  

  ▲李学勇

  对于中国的表态和美国国内科技界的呼声,美国政府却以中国会借此发展军事技术为由予以拒绝。毕竟与俄罗斯相比,当时的中国在技术层面一直处于追赶之中,缺少独步天下的独门技术。既然对中国没有技术需求,为了不让中国超越自己,美国政界就希望遏制中国航天技术发展。掌握美国官方态度后,中国没有再去申请加入该计划,在技术封锁下,中国航天人不会卑躬屈膝地寻求对方让步,而是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

  自此,中美之间走上了各自的宇宙空间开发之路。国际空间站虽为16国共建,但主导权掌握在美俄手中。作为第四代空间站,其又发展出桁架架构。

  

  ▲桁架上的宇航员

  从宏观上看,国际空间站可分为两大主要部分,一是以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货舱为中心,与俄罗斯服务舱、研究舱、日本希望号实验舱、欧洲航天局的哥伦布实验舱相连接而形成的加压舱部分;另一部分是美国负责组装的中心桁架以及配套太阳能电池阵列等。

  截至2011年,国际空间站基本完成大规模组件的在轨组装,进入在轨应用和维护阶段。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航天器,国际空间站有宇航员长期驻守,到2020年,已经有19个国家的242人来到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结构

  被美国技术封锁的中国,继续在航天科技领域奋起直追。在90年代为菲律宾、巴西等国发射了多枚商业卫星。美国国会却在1999年通过议员考克斯的报告,决定禁止一切装有美国元器件的卫星交由中国发射。由于大量的卫星含有美国芯片,中国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业务大为受挫。

  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向太空,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让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呼声再次出现。美国却因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而产生了焦虑,进一步在国际交流合作和技术上封锁中国,中国也彻底放弃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专心开发本国空间站。

  

  ▲杨利伟

  2011年,美国国会再次在议员沃尔夫的提议下通过了两条限制款项,美国宇航局和白宫科技办公室“不得使用联邦资金同中国和中国公司就太空项目展开任何合作”、“禁止宇航局接待任何来自中国官方的访问人员”。

  美国依据该条款,于2013年拒绝6名中国科学家入境美国参加学术会议。2019年更是将整支中国代表团拒之门外,致使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被迫取消了中国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的发言安排。

  

  ▲沃尔夫

  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随着中国航天科技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中国在航天界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此消彼长之间,欧美等国却因为资金、设备老化等问题,不得不放缓空天探索的脚步。

  中国在上世纪末宣布发展本国空间站的计划,在当时的西方看来还有些天方夜谭。但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在技术上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2021年4月29日,中国推力最大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腾空而起。将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运往太空,中国的空间站呼之欲出。

  

  ▲天和核心舱升空

  作为中国航天发展三步走的最后一步,自2011年起,中国先后将具有小型实验性空间站的天宫一号、中型空间站规模的天宫二号送入太空,三批航天员进入太空舱并进行了有关实验。

  太空中有着与地球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比如在失重环境下进行蛋白质实验,蛋白质晶体的生长要比地球上好得多,借此科学家们就可以开发新的药物用于一些疑难病症治疗。再比如太空内由于没有引力,可以将更多不同重量的金属加工合成,比如地面上无法合成的铝铅、铥锗都可以在太空合成。这次合金具备更好的抗疲劳度、更优异的导电性等特点,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中国宇航员在太空授课

  相对于中国在空间站技术上的飞速发展,美俄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却遇到了麻烦。随着设备逐步老化,它的存废问题成为西方国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方面美俄等国努力延长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各自计划建造自己的空间站。想法固然美好,但却难以实现。俄罗斯虽然拥有充足的经验与技术,但资金瓶颈无法突破;美国不愿意就此放弃国际空间站,但每年数十亿美元的维护费用,让美国很难再分心建设另外一个空间站。

  为此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在今年4月18日的内阁会议上表示“我们必须诚实地通知合作伙伴,我们将在2025年撤出国际空间站”。俄美太空合作逐步走向终结,中俄太空合作却步步为营。俄罗斯在今年与中国签署备忘录,准备和中国展开空间合作。

  

  ▲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的国家(红色与橘色)

  反观美国,曾经为了封锁中国而设定的不得与中国航天界合作的条款,如今自缚手脚。由于担心美国在近地轨道上出现空白期,美国也不得不以法令的形式强行将国际空间站续命至2030年,让这个420吨的高龄空间站在缝缝补补的状态下继续运营。

  随着天和核心舱的升空,中国的天宫号空间站将在2022年完成组建。为了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航天合作,中方宣布欢迎与其他国家在天宫号上开展交流合作。天宫号将为外国项目方提供免费的上行发射和空间站运行机会,以及测控、回收等保障性服务支持,研发经费则需要项目方所在国自行承担。

  包括美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组织申请参与项目,最终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通过申请,当然,这里面不包括美国!

  

  ▲中国人的“天宫”

  西方媒体借此炒作中国是报复美国不让其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但剥除西方媒体的酸葡萄心里后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就此事表示“我们没有排斥任何国家,也没有限定任何范围,有美国参与申报的项目。从科学价值和技术上来讲,美国的项目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

  对于中美航天领域的合作前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美国国会出台的有关法案禁止美方在航天领域与我展开合作,严重阻碍了中美航天交流合作的正常发展。只要美方取消不具建设性的法案,中美在载人航天领域是具有广阔合作前景的”。

  但神舟十二号升空后,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詹姆斯.迪金森又妄称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会抓取美国卫星,“威胁美国太空安全与利益”。中美要实现在航天领域的深度合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詹姆斯.迪金森

  在国际空间站即将面临退役的当下,中国的空间站却在逐步完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天宫号空间站将是宇宙中运行的唯一的空间站。曾经被美国技术封锁的中国终于实现了逆风翻盘,中国从未曾执剑的航天大国发展成今天的长剑在手的航天强国,一路艰辛探索铸就了中国航天问鼎九天,敢缚苍龙的底气。

  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征服了广阔的未知海疆,逐步站到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顶峰,新时代的太空又何尝不是一片未知的大海呢?中国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不断前进,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不能再错过探寻宇宙的时代,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中国人的脚步从未停止!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德惠百科网版权所有